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可能,以及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实验室制取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原因?
.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空气的主要成分 (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氧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O2(气)。制取氧气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常见实验,通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或者通过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等方式制取。以下是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及相关拓展资料。加热高锰酸钾是一种常用的制取氧气的方法。
答案:需要装水的体积为 200 毫升。计算方法:首先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60%,所以要装的氧气体积为 100 x 60% = 60 毫升。空气中氧气含量为 20%,需要的空气体积为 60 / 20% = 300 毫升。把氧气体积加上空气体积,得到需要装的总体积为 300 + 60 = 360 毫升。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 mL 22 mL (2)小强测得实验结果如下: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l%(填“”、“=”、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
...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量不足,所测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将?
1、红磷量不足:在进行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将无法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因此,必须保证红磷的量足够,以保证氧气被完全消耗,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准确反映氧气的体积。
2、红磷量不足:如果红磷的量不足,无法完全消耗尽氧气,那么测得的氧气体积就会偏小。装置气密性不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会有空气进入装置,这样就会稀释氧气,导致测得的氧气体积偏小。
3、红磷不能制作氧气。应该是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吧。如果红磷不足,氧气没有消耗尽,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就会偏小。
4、红磷燃烧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如下:红磷的量不足,氧气未完全消耗,导致结果偏小。装置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导致结果偏小。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不足,导致结果偏小。导管中未注满水,进入集气瓶的水偏少,导致结果偏小。
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的原因是
因为红磷燃烧产生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如果用碳的话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重新占据刚才氧气的位置。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小于1/5 。因为没有把瓶中的氧气燃烧完。还是等于1/5,因为瓶中的氧气燃烧完了,红磷就不会燃烧了。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大偏小的原因
1、红磷量不足:在进行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时,若红磷的量不足,将无法完全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因此,必须保证红磷的量足够,以保证氧气被完全消耗,进而通过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量来准确反映氧气的体积。
2、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包括: 红磷的量不足,导致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 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 未等到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或导管内未预先充满水。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包括: 在燃烧过程中未夹紧弹簧夹,导致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溢出。
3、装置气密性不佳:如果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外界的空气可能会进入瓶中,这会导致测量的氧气含量结果偏小。 红磷量不足:红磷是用来吸收氧气的,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就无法完全吸收瓶内的氧气,进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4、红磷太少,测量结果偏小;没有冷却打开夹子,测量结果偏小;实验过程中未夹止水夹或止水夹未夹紧,测得结果大于五分之一:装置气密性差,测得结果小于五分之一;点燃红磷后未立即塞紧瓶塞,测得结果大于五分之一;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伸进瓶内的时间太慢,使一些气体逸出,测量结果偏大。
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误差分析如下:装置漏气: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因为漏气会使得装置内部的气体与外界发生交换,从而使得消耗的氧气量未能被准确测量。红磷太少:同样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红磷的量不足以完全消耗装置内的氧气,从而使得测量结果偏低。没有冷却就打开夹子:也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关于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偏小的可能和测定氧气体积分数实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