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如何计算,以及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怎么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气体爆炸上限、下限的计算是不是有简单的计算公式?
1、气体爆炸上限和下限的计算并没有简单的通用公式,需要记忆特定值。 可燃物质(如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特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 只有在此浓度范围内遇到火源,才会发生爆炸。 这个浓度范围被称为爆炸极限,也称作爆炸浓度极限。
2、气体爆炸上限、下限的没有计算公式公式的,要记忆;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3、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 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4、c0=9/(0.209+n0)式中 n0--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时所需氧分子数。如甲烷燃烧时,其反应式为 CH4+2O2→CO2+2H2O 此时n0=2 则L下=0.55×9/(0.209+2)=2由此得甲烷爆炸下限计算值比实验值5%相差不超过10%。
5、爆炸下限的计算通常基于完全燃烧反应中所需的氧原子数量,用于评估碳氢化合物的爆炸下限和上限。 经验公式为:L下 = N / 0.44。在此公式中,L下表示碳氢化合物的爆炸下限,N代表每摩尔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爆炸极限是如何计算的?
由多种可燃气体组成爆炸混合气的爆炸极限,可根据各组分的爆炸极限进行估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Lm――爆炸性混合气的爆炸极限(%);LLLLn――组成混合气各组分的爆炸极限(%);VVV…Vn――各组分在混合气中的浓度(%)。
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 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公式:H=(X2-X1)/X1。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的浓度比例,在恰好能发生完全的化合反应时,则爆炸所析出的热量最多,所产生的压力也最大。实际的反应当量浓度稍高于计算的反应当量浓度,这是因为爆炸性混合物通常含有杂质。方法 点燃在空气中的气体,气体可能会引爆,或者会很快停止。
气体或蒸汽爆炸极限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氢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75%。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可燃性物质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来表示的,例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1。
高于爆炸上限时,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既不爆炸,也不着;下限指的是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低浓度。由于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因此在低于爆炸下限时不爆炸也不着火。爆炸极限不是计算出来的,而是通过特定的方法实验获得的。
爆炸极限危险度计算公式
1、公式:H=(X2-X1)/X1。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的浓度比例,在恰好能发生完全的化合反应时,则爆炸所析出的热量最多,所产生的压力也最大。实际的反应当量浓度稍高于计算的反应当量浓度,这是因为爆炸性混合物通常含有杂质。方法 点燃在空气中的气体,气体可能会引爆,或者会很快停止。
2、根据危险度H的计算公式可知H=(L上-L下)/L下=(15%-3%)/3%=4。
3、例如,甲烷气体的危险度为:H 甲烷 = (L甲烷上—L甲烷下)/ L甲烷下 =(15-9)/9 = 06 H 乙炔 = (L乙炔上—L乙炔下)/ L乙炔下 =(80-55)/55 = 30.37 H值越大,表示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4、危险度通过H值反映爆炸极限范围与爆炸危险性之间的关系;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计算涉及各组分的爆炸极限与混合气中各组分浓度的计算。钢材与其他有色金属重量计算:提供了一整套公式用于计算钢板、钢管、圆钢等不同钢材类型以及黄铜管、紫铜管等其他有色金属的重量。
5、%,低于爆炸下限不会爆炸,高于上限不会爆炸但能燃烧。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计算公式为:Lm=1/(Y1/L1+Y2/L2+Y3/L3),其中Lm为混合VOCs的爆炸极限,YYY3为各组分浓度,LLL3为各组分的爆炸极限。例如,天然气由甲烷80%、乙烷15%、丙烷4%、丁烷1%组成,其爆炸下限为369%。
关于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如何计算和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怎么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