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红磷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有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九上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结果偏大,和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
1、燃烧匙的位置太靠上,广口瓶底部氧气没有反应完,导致进入的水少于1/5;因为水蒸气含量过高,而水蒸气不能跟红磷反应,所以实验结果偏小,进入的水少于1/5。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大偏小的原因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消耗了部分氧气,使得测量结果偏小。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进入的水偏少,使得测量结果偏小。未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
燃烧过程中,补充进来的空气中氧气会燃烧完,而氮气则在瓶内积累,导致泄漏时瓶内氮气含量增加。因此,注入的水少了,测量结果小于五分之几。综上所述,正确的实验操作和装置的密封性对于减少误差、提高实验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避免上述可能导致误差偏小的原因,可以更准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瓶内氧气没有耗尽。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会导致结果偏小。瓶内氧气没有耗尽,也会导致结果偏小。由于瓶内气体温度偏高,气压偏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导致瓶口附近的气体因受热膨胀而溢出集气瓶,实质等于瓶中空气质量的减少,气压减少,水倒吸得多了,从而使测定结果偏高。
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量结果偏小。 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量结果会偏大。 不要用镁代替红磷!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误差偏小是大于6ML?
1、P192 用抽气动力抽取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已恒重的滤膜,则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即可计算TSP的浓度 2,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 回流过程中若溶液颜色变绿,说明水样的化学需氧量太高。需要将水样适当稀释后重新测定。稀释时,所需水样两不得少于5mL。
2、原则上计算恒压低位发热量还需知道固体生物质燃料样中氧和氮的含量。4 实验室条件1 进行发热量测定的实验室,应为单独房间,不得在同一房间内同时进行其他试验项目。2 室温应保持相对稳定,每次测定室温变化不超过1℃,室温以不超过15℃~30℃范围为宜。
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l/5,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两点)、 。 (5)若⑶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l/5,这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一点)。 (6)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化学反应的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4、仪器洗净标志: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7)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注意:俯视则读数偏大,仰视则读数遍小。第二单元考点1 空气成分的发现。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5、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形成可溶性四价锰Mn(SO4)2,Mn(SO4)2与碘离子反应释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仪器】 溶解氧瓶:250~300mL。
关于红磷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和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有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