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红外线温度波长范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红外线与温度关系表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红外线波长是什么呢?
1、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介于7700埃到14000埃之间,这种电磁波的频率低于红光,因此人眼无法看到。红外线具有显著的热效应,能够与分子发生共振,将光能转化为分子内部的能量。太阳向地球传递热量,主要是通过红外线实现的。所有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15摄氏度)的物体都会发射红外线。
2、红外光的波长范围是从0.75微米到1000微米,具体可分为以下三部分: 远红外线:波长范围在1000微米以上,也称为热辐射,是热能的主要传递方式。 中红外线:波长范围在3-8微米,是红外线的主要部分,可被用于红外线成像、热成像、医学诊断等领域。
3、微波的波长范围是0.1到100厘米。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从0.3毫米到0.75微米,进一步细分为近红外(0.76到3微米)、中红外(3到6微米)、远红外(6到15微米)和超远红外(15到300微米)。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7到0.4微米之间。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从0.4微米到10纳米。
4、红外线:波长范围从0.76微米到1毫米。 可见光:波长范围从0.38微米到0.76微米。 紫外线:波长范围从10纳米到0.38微米。 X射线:波长范围从1皮米到10纳米。 伽马射线:波长范围从10^-10米到10^-14米。电磁波由光子组成,星体发射的电磁波含有大量光子。
5、红外线波长是760nm至1mm之间。红外线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所发出的热辐射多都在此波段。
6、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l000μm 之间。发射的红外线,从另一角度讲,可以说成是温度的反应。也就是说只要有温度,就会发射红外线。红外线是温度辐射。
微波、激光、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的波长大小
1、微波的波长范围是0.1到100厘米。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从0.3毫米到0.75微米,进一步细分为近红外(0.76到3微米)、中红外(3到6微米)、远红外(6到15微米)和超远红外(15到300微米)。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7到0.4微米之间。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从0.4微米到10纳米。
2、无线电波:波长范围从0.1毫米到3000米。 微波:波长范围从0.1毫米到1米。 红外线:波长范围从0.76微米到1毫米。 可见光:波长范围从0.38微米到0.76微米。 紫外线:波长范围从10纳米到0.38微米。 X射线:波长范围从1皮米到10纳米。
3、无线电波:波长最长,频率最低,常见于广播通信和雷达技术。微波:波长适中,频率较高,用于通信、雷达以及微波炉等设备。红外线:波长较短,频率较高,常用于热成像、夜视设备和军事侦查。可见光:人眼能够感知,波长范围较窄,频率较高,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光源,应用于照明、显示等技术。
红外线波长范围是多少
无线电波:波长范围从0.1毫米到3000米。 微波:波长范围从0.1毫米到1米。 红外线:波长范围从0.76微米到1毫米。 可见光:波长范围从0.38微米到0.76微米。 紫外线:波长范围从10纳米到0.38微米。 X射线:波长范围从1皮米到10纳米。
波长范围在100~400nm的电磁波称为紫外辐射,又称紫外线。红外辐射即红外线,可分为长波红外线(远红外线)、中波红外线和短波红外线(近红外线)。长波红外线波长为3/Lm~1mm;中波红外线波长为1400nm~3μm;短波红外线波长为760~1400nm。
微波的波长范围是0.1到100厘米。 红外线的波长范围从0.3毫米到0.75微米,进一步细分为近红外(0.76到3微米)、中红外(3到6微米)、远红外(6到15微米)和超远红外(15到300微米)。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7到0.4微米之间。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从0.4微米到10纳米。
红外测温仪波长范围
红外测温仪的波长选择取决于目标材料的发射率和表面特性。对于高反射率的合金材料,由于其低或变化的发射率,最佳测量波长通常在近红外区域,比如0.18-0微米。在高温环境下,这个范围最为适宜。在其他温度区间,可以选择6μm、2μm和9μm的波长,这些波长对于金属材料的温度测量效果良好。
在高温区,测量金属材料的最佳波长是近红外,可选用0.8~0μm。其他温区可选用6μm,2μm和9μm。由于有些材料在一定波长上是透明的,红外能量会穿透这些材料,对这种材料应选择特殊的波长。
红外线波长范围是0.78μm到100μm。然而,红外辐射自目标发射出来,总是要在大气中传播一段距离才能到达观测仪器,除几何发散外,红外辐射在大气中传播会有很大衰减,主要因素是大气中各种气体对辐射的吸收。组成大气的主要气体是氮气.氧气.氩气,它们占99%以上。
双波长型红外测温仪通常工作在两个特定的波长区间内,分别是0.85至1微米和0.95微米。这里的发射率,即辐射系数,是衡量物体反射、透射和辐射能量的能力。
人体测温仪的最佳红外波长为9-13微米(μm),最大温度测量区间为35-45℃。通过对耳、额表面温度与实际体温的偏差值修正、校准,即可显示准确的体温值。精确测量:测量偏差不超过±0.3℃。快速测温:测量时间少于1秒。测量距离:适应5-15厘米,无需固定距离。屏幕显示:屏幕采用液晶显示测量温度。
关于红外线温度波长范围和红外线与温度关系表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