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九年级化学氧气实验视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九年级化学制氧气试验(氯化钾和双氧水)
- 2、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
- 3、初三化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 4、化学实验大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5、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里的制取二氧化碳和制取氧气的具体操作过程
九年级化学制氧气试验(氯化钾和双氧水)
1、种制氧气的方法:高锰酸钾法:KMnO4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这个方法中,反应物高锰酸钾是固体粉末。制取氧气时,将高锰酸钾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塞上带有棉花的导气管,加热。即可受热分解放出氧气。氯酸钾法:KClO3在加热条件,同时有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2KClO3=(MnO2)2KCl+3O2↑ 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双氧水(过氧化氢)在催化剂MnO2生成O2和H2O,2H2O2===(MnO2) 2H2O+O2↑ 他们都是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3、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与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与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
4、氧气的制作方法如下:实验室中有三种常见的制取氧气的方法:氯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中最常见的方法)。氧气,化学式O2,相对分子质量3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
5、高锰酸钾制氧气 2KMnO4=K2MnO4+O2↑(条件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KClO4=2O2↑+KCl(条件加热)电解水 2H2O=2H2↑+O2↑(条件电解)双氧水分解制氧气 2H2O2=2H2O+O2↑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知识点
氧气的制取主要分为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工业制法包括分离液态空气法和膜分离技术。在分离液态空气法中,利用液态空气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变为液态,通过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的特性,将液态氮蒸发,剩余液态氧。工业制氧属于物理变化,而实验室制氧属于化学变化。
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的方法包括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采用固固加热装置,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这个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2 KClO →[MnO] 加热 → 2 KCl + 3 O。另一种方法是加热高锰酸钾,同样采用固固加热装置,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采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且易溶于水,采用向上排气法收集,不用排水法。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可制得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室制法:主要采用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催化剂二氧化锰能有效提升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图示有助于理解,氧气的收集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时,排水法看气泡,排空气法则需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初三化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基于一个基本原理:通过观察物质(如磷)与氧气的化学反应。当磷与氧气反应时,不会产生气体,而是形成固体,导致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下降。这个压强变化使得水有机会被引入容器中,填补因氧气消耗而产生的空隙。测量进入容器的水体积,就等同于测量了原来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份额。
起测定氧气含量的作用。也就是说,红磷温度降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如果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的五分之一的话,就说明氧气含量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因为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不过,红磷要放过量,以把氧气尽量消耗尽。
并把塞子塞紧;④红磷燃烧停止,瓶内温度降低,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3)实现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气体积的1/5。(4)原理及结论:①原理: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②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1/5。
开始时要夹紧乳胶管,是为了使瓶内与外界隔绝,防止空气进入瓶内,使得测得的氧气含量偏大;最后打开弹簧夹是为了使瓶内外气压相等,让水流进来,利用水的体积等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的原理来测量氧气的含量。
化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根据某物质只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且生成的物质容易被吸收,从而使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密闭容器内的水面上升来测量的。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1)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2)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化学实验大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实验原理:过氧化氢(H2O2)分解产生水(H2O)和氧气(O2)。
2、化学方程式为:2H2O2(过氧化氢)=MnO2=2H2O+O2↑,实验现象为观察到有气泡生成,考试时回答这个就行了,有放热,真正的实验会观察到有白雾,这是放热使水变成水蒸气的结果。
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现象:锥形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过氧化氢收集氧气的方法如下:实验仪器: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导管、水槽、集气瓶、双孔塞。药品:二氧化锰(黑色固体,化学式:MnO2)、5%~6%的过氧化氢溶液(6%的H2O2与94%的水混合物)。
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里的制取二氧化碳和制取氧气的具体操作过程
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占0.03%-0.04%,来源广泛,包括有机物分解、化石燃料燃烧、化工生产、动植物呼吸以及粪便发酵等自然和人为过程。这些反应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有着深远影响。
在碳酸钙的高温分解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体。这个过程通过加热碳酸钙来实现,化学方程式为:CaCO(固态) → CaO(固态) + CO(气态)。高温下,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这个反应在冶金和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单质碳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取决于它的晶体结构。高硬度的金刚石和柔软滑腻的石墨晶体结构不同,各有各的外观、密度、熔点等。
九年级化学氧气实验视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九年级上册化学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九年级化学氧气实验视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