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甲烷在空气中爆炸最强烈的体积比,以及甲烷在空气中爆炸最强烈的占比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甲烷与氧气爆炸极限的计算
- 2、如果空气中含甲烷5%—15%,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发生最强烈爆炸时...
- 3、高一化学。第五题
- 4、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时爆炸威力最大,则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 5、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多少时会爆炸?
甲烷与氧气爆炸极限的计算
1、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 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2、例如,氢气与氧气混合,爆炸极限范围是 0% - 76%(体积分数),意思是氢气在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中,浓度处于 0%到 76%这个区间时,遇到火源就可能爆炸。再如,一氧化碳与氧气混合,爆炸极限范围约为 15% - 72% 。甲烷与氧气混合的爆炸极限是 0% - 10% 。
3、甲烷是一种易燃气体,他与空气中的氧气在点燃的方程式为 CH4+2O2→瓦斯和空气混合后,甲烷在一定条件下,遇高温热源发生的热-链式氧化反应,并伴有高温及压力(压强)上升的现象。
4、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 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如果空气中含甲烷5%—15%,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发生最强烈爆炸时...
1、根据燃烧化学式CH4+2O2→CO2+2H2O可知,当甲烷体积:氧气体积=1:2时,爆炸最剧烈,因为空气中氧气占21%,所以甲烷应占5%,所以含量为5%/(1+5%)=5%,甲烷不是空气成分,所以分母要加上。
2、B 试题分析:当甲烷和氧气恰好反应时,爆炸最剧烈,则根据反应式CH 4 +2O 2 =CO 2 +2H 2 O可知,发生爆炸最强烈时空气中甲烷所占的体积分数是 ,答案选B。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
3、甲烷的爆炸危险度为200%。计算过程如下:爆炸下限:甲烷的爆炸下限为5%,即空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达到5%或更低时,若遇到明火或高温等激发条件,有可能发生爆炸。爆炸上限:甲烷的爆炸上限为15%,即空气中甲烷的体积分数超过15%时,由于氧气含量相对不足,即使遇到激发条件,也不会发生爆炸。
4、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一般为5% - 15%(体积分数)。也就是说,当甲烷在空气中的含量处于这个范围时,一旦遇到明火,甲烷会迅速燃烧,短时间内释放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膨胀,从而引发爆炸。所以在可能存在甲烷的环境中,一定要注意通风,避免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体,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
高一化学。第五题
1、解:发生反应:CH4+2O2 点燃 CO2+2H2O,当甲烷与氧气体积之比为1:2时,发生最强烈爆炸,令甲烷的体积为1体积,则氧气的体积为2体积 故空气的体积=2体积除以20%=10体积,故发生最强烈爆炸时,甲烷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1体积/1+10体积=9体积。
2、化学方程式是:3Cl2+6NaOH=5NaCl+NaClO3+3H2O;离子方程式是:3Cl2+6OH-=5Cl-+ClO3-+3H2O。
3、考虑溶液是HCL或者H2SO4,MgSO4是微溶的,不能大量存在Cu没有问题,BaSO4不溶的,H+可以,AgSO4是微溶,AgCL是不溶的,SO4 SO3都能溶,HCO3-会反应生成CO2所以不行 OH-不行 NO3-可以。
4、我的强迫症又来了。每1个铝离子必有5个硫酸根离子,每1个镁离子必有1个硫酸根离子,铝镁离子比例为2:3,就是说其对应的硫酸根离子比例为1:1,总共2mol硫酸根离子,就是说由硫酸铝和硫酸镁电离出来的硫酸根离子都是1mol,简单了,只有只有1mol硫酸镁,乘他的mol质量得到质量。
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时爆炸威力最大,则甲烷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1、即1:2。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也是1:2。 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是3%至14%,而在纯氧中的爆炸范围则扩大到0%至61%。 甲烷的极限氧含量为12%,如果低于这个含量,可燃气体就无法燃烧,从而无法发生爆炸。
2、极易发生爆炸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是2:1。以下是具体原因:摩尔质量比:甲烷的摩尔质量约为104克/摩尔,氧气的摩尔质量约为300克/摩尔。因此,甲烷与氧气的摩尔质量比为1:2。体积比与摩尔质量比的关系: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气体的体积比与摩尔质量比成反比。
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为多少时会爆炸?
1、综上所述,极易发生爆炸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2:1,这一比例是基于气体的摩尔质量比得出的,并符合爆炸所需的氧气浓度条件。
2、因此,极易发生爆炸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应为1:2。这一比例是基于气体的摩尔质量比得出的,符合爆炸发生所需的氧气浓度条件。在实际应用中,控制这一比例是预防爆炸的关键。
3、计算得出,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1:2。这个结果意味着,当甲烷与氧气按照1:2的体积比混合时,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符合理想气体定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比例是在理想条件下得出的,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温度变化、压力变化等,可能会影响到实际体积比。
4、即1:2。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也是1:2。 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是3%至14%,而在纯氧中的爆炸范围则扩大到0%至61%。 甲烷的极限氧含量为12%,如果低于这个含量,可燃气体就无法燃烧,从而无法发生爆炸。
5、当甲烷与氧气以质量比为1:4混合时,极易发生爆炸。我们要找出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首先,我们将质量比化为体积比。我们知道,甲烷和氧气的摩尔质量分别是16克/摩尔和32克/摩尔。根据质量比1:4,我们可以知道,甲烷的摩尔数是1,氧气的摩尔数是4。因此,甲烷的体积是1/16,氧气的体积是4/32。
6、发生爆炸最强烈时,是指甲烷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时,没有剩余。空气中近似体积百分比是已知条件,N2占78%,O2占21%;根据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CH4 + 2O2 = CO2 + 2H2O(气),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为1:2时爆炸最强烈。
关于甲烷在空气中爆炸最强烈的体积比和甲烷在空气中爆炸最强烈的占比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