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青百科

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低于多少度(井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2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低于多少度,以及井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20%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瓦斯爆炸的三要素是什么

氧气浓度:瓦斯爆炸还需要足够的氧气供应。通常情况下,氧气浓度低于12%时,瓦斯火焰无法传播。这三个条件通常被称为瓦斯爆炸的“三要素”。只有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才能发生瓦斯爆炸。需要注意的是,瓦斯爆炸的浓度范围和引火温度可能会因各种因素(如瓦斯的种类、压力、温度等)而有所变化。

瓦斯浓度:瓦斯爆炸的发生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密切相关。浓度在5%至16%之间时,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最易爆炸。当浓度达到5%,理论上瓦斯与氧气能实现完全反应,释放最大热量,从而导致最强烈的爆炸。低于5%时,参与化学反应的瓦斯量不足,无法形成热量积聚,因此不会爆炸,只能发生燃烧。

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低于多少度(井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20%)-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瓦斯爆炸三要素: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混合气体中氧的浓度不低于12%;三是足够能量的高温火源,一般为650℃-750℃。瓦斯的浓度。瓦斯爆炸发生的浓度界限指的是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中瓦斯的体积浓度。

瓦斯爆炸所需的三要素:瓦斯浓度介于5%至16%的爆炸范围内;混合气体中的氧气含量至少需达到12%;存在一个温度在650℃至750℃之间的热源,以点燃瓦斯。 瓦斯的生成过程:瓦斯是在古代植物转变为煤炭的过程中,由缺氧环境下的厌氧细菌分解纤维素和有机物质产生的。

瓦斯爆炸的三要素包括:瓦斯浓度:瓦斯爆炸的发生需要瓦斯浓度处于特定的范围内,具体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六。引火温度:固定的引火温度是瓦斯爆炸的另一个关键要素。瓦斯点燃的最低温度一般在650度至750度之间,且火焰存在的时间需超过瓦斯的感应期。

煤矿井下瓦斯爆炸的三个关键要素包括: 瓦斯浓度:瓦斯浓度必须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通常介于5%至16%之间。 氧气浓度: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应不低于12%,以确保燃烧过程。 高温火源:需要一个足够高的温度,通常在650℃至750℃之间,以点燃瓦斯并引发爆炸。

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低于多少度(井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20%)-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电缆沟气体检测标准

电缆沟气体检测的标准 1气体检测应测定井下的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2 电缆沟的空气含氧量不得低于15%。3 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

控制电缆,执行标准:GB9330-88;电压等级:450/750V。产品采用聚氯乙烯或辐照交联聚乙烯作为绝缘层,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机械性能及化学稳定性能,适用于额定电压0.6/1KV及以下控制,监控回路用保护线路等保护场合使用;计算机电缆,电压等级:0.45/0.75KV,企标。

电缆隧道需有充足照明,防火防水措施。电缆井内工作时,禁止打开单只井盖。进入前应排除浊气,用气体检测仪检查易燃易爆及有毒气体含量。电缆沟盖板开启后,应通风一段时间方可下井工作。电缆隧道内应保持通风,防止路基沉降。充油电缆施工应收集电缆油,清理散落在地面的油液,以防行人滑跌和车辆滑倒。

煤矿安全知识概括是什么?

1、煤矿安全检查员有权实地检查、询问、查阅资料、处置、上告,应履行出示证件、遵守法律、法规、秉公执法、保密、公正廉洁等义务。

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低于多少度(井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20%)-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煤矿应当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煤矿矿长须经培训考核,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和矿长安全资格证。2 煤矿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并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煤矿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 对爆破工的具体规定。 煤矿安全知识概括 -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哪些人下井必须携带便携式甲烷检测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 什么是煤(岩)与瓦斯突出。- 入井人员要做到的事项。- 职工在作业时的三大权力。- 对事故处理要做到的“四不放过”。

4、煤矿井下安全知识:要保护好各种安全生产设施、装置、安全标志牌和测量标志。不得单独一人在井下放炮和作业,更不准单独一人进入偏僻地带和危险区。

5、在煤矿区域,严禁携带明火进入,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任何火源都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在矿区内,绝对禁止吸烟。烟头的余烬可能引燃易燃物质,导致火灾或爆炸。因此,矿区内的任何地方都不允许吸烟。同样,矿区内的点火行为也是严格禁止的。

6、矿井安全知识 矿井安全检查应包括《煤矿安全规程》和《河南省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标准》。矿井应及时更新反映实际情况的图纸,包括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巷道面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等。入井人员必须遵守安全规定,如戴安全帽、携带自救器和矿灯,禁止携带烟草和点火物品,以及遵守劳动纪律等。

矿井空气中氧气浓度一年测多少次?

1、在矿井的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有严格的规定,必须保证其不低于20%。这是为了确保矿工的呼吸安全,维持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的标准旨在确保足够的氧气供应,避免因氧气不足引发的健康问题和工作效率下降。对于二氧化碳浓度,限制更为关键。

2、《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了井下空气成分必须达到的要求,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具体而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需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则不超过0.5%。除此之外,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氨的浓度也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详见表1。

3、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五条 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4规定。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允许浓度按本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矿井中所有气体的浓度均按体积百分比计算。

4、在同一断面测风次数不少于三次,每次测量结果的误差不应超过5%,然后取三次的平均值。测得平均风速后通过测风站的断面积计算出巷道风量。《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至少每10天要进行一次全面风量测定。通风设施管理规定:(1)、通风部门做好系统的调整,尽量减少风卡以自然分配风量为主。

5、我国煤尘爆炸的引燃温度在650~1050℃之间,一般为700~800℃。煤尘爆炸的最小点火能为5~40mJ。一定浓度的氧气:煤尘爆炸还必须要具备一定浓度的氧气,要求氧气的浓度不低于18%(体积百分比)。由于矿井的氧气浓度一定大于18%,所以我们在防止煤尘爆炸过程中一般不会考虑这一条件。

井下安全知识基本常识

- 严格劳动纪律,不准在井下生火取暖,大声喧哗、打闹、睡觉和串岗。- 在井下休息时,应选择安全地点,不要在密闭墙跟前或盲巷内休息。 井下作业安全常识的问题 - 上下井人员乘坐罐笼时,应遵守规定或听从罐工指挥,不得拥挤和打闹。

煤矿井下安全知识:要保护好各种安全生产设施、装置、安全标志牌和测量标志。不得单独一人在井下放炮和作业,更不准单独一人进入偏僻地带和危险区。

严格劳动纪律,不准在井下生火取暖,大声喧哗、打闹、睡觉和串岗。不准在井下吸烟。8 在井下需要休息时,应选择顶板完整、支架完好、不妨碍工作、不妨碍行车、通风良好的安全地点。不要在密闭墙跟前或盲巷内休息。这些地点通风不良,容易积聚有害气体。

关于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低于多少度和井下空气中氧的含量不低于20%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