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井下工作面氧气浓度不低于多少度,以及井下作业氧气不能低于多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煤矿井下氧气浓度低于多少就必须佩用氧气呼吸器
- 2、井下工作面或掘进头面二氧化碳正常值该为多少
- 3、煤矿井下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多少超标
- 4、井下氧气浓度小于多少时严谨入内
- 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氧气浓度
煤矿井下氧气浓度低于多少就必须佩用氧气呼吸器
国家安全法明确规定,当煤矿井下的氧气含量降至18%以下时,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这是因为低于这个数值,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以支持正常生理活动,可能导致缺氧症状,如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佩戴氧气呼吸器可以确保矿工在低氧环境中获得足够的氧气供应,保障呼吸系统的正常运作。
井下氧气浓度小于多少时严谨入内 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空气中氧低而有窒息危险。表现有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出现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缺氧死亡。进行生产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因此,在氧气浓度低于15%的环境中必须使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一般来说,地下管道、矿井、地窖、以及隧道灯地下环境都是比较缺氧的环境,人们在进入这些环境中首先应测量氧气的浓度,由于人体呼吸会消耗氧气,当地下空间氧气浓度即使符合呼吸要求,我们也建议采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防止人体消耗过多的氧气。
呼吸系统防护:通常情况下,无需进行特殊防护。但若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则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以确保安全。眼睛防护: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防护措施。身体防护:应穿着一般作业工作服,以保护身体不受潜在危害。手防护:应佩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以防止手部受到伤害。
在日常防护方面,对于放射性氙,一般无需特殊防护。但在作业环境中,当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使用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无需特别防护,但身体应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部则需要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工作时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封闭空间或高浓度区域需有人监护。
在高浓度氖气环境中,需要注意其窒息危险。吸入高浓度氖气可能导致呼吸急促、注意力分散、共济失调等,随后可能出现疲劳、焦虑、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抽搐,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无需特殊防护,但在氧气浓度低于18%的环境下,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以确保安全。
井下工作面或掘进头面二氧化碳正常值该为多少
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年度不得超过0.5%。
如果是综采或者高档普采的工作面,以及掘进机机械化工艺掘进的掘进头,建议电话离迎头50米就行了,毕竟干活时候必须能够听见。电话就是个联系的工具。如果是炮采、炮掘的采掘头面,考虑爆炸威力、爆轰波的威力涉及范围,建议正常时候电话离迎头或者工作面两道出口50米以内。
该矿利用井下四处水源点,形成两个供水系统,第一个系统利用水源自身地压产生的压力向采掘头面供水,总供水流量为100m3/h,供水压力2Mpa(三灰水水压)。为矿井生产及防尘的主要供水水源。第二个供水系统利用水平落差产生的压力向下水平工作面供水,另外该矿还充分工作面上部采空区老空水作为矿井的辅助用水水源。
根据矿井瓦斯鉴定及临近工作面瓦斯检测结果,预计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16—0.76m3/min,属低瓦斯工作面。XV2306(东)柱式工作面施工工艺 掘进施工工艺流程:交接班(安全检查)→延伸溜子→割、装运煤(备料)→安全检查→临时支护→永久支护→铲清煤→自检。
煤矿井下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多少超标
煤矿作业场所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5%。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五条显示,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这一措施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照《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中的第177页。该页面详细解释了如何在发现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标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调整、设备检查、人员撤离以及采取其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1规定。
矿井空气的质量标准如下: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应低于20%。 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0.5%。 总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应超过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5%时,必须停工处理。
井下氧气浓度小于多少时严谨入内
井下氧气浓度小于多少时严谨入内 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空气中氧低而有窒息危险。表现有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出现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缺氧死亡。进行生产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得低于15%(正常空气中含氧量为21%)。
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
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5~25为合格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小时复测一次,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井下巷道风流中氧气浓度小于17%时,不准人员入内。 ( )箕斗井兼作回风井时,其漏风率要小于20%。 ( 错 )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要大于进风侧的风量。 ( 错 )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每人每分钟供给风量不得少于4m3/min。 ( 对 )湿度计是用来测量空气绝对湿度的仪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氧气浓度
1、根据2016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2、法律分析:煤矿井下对一氧化碳的浓度最高允许值不能超过0.0024%,也就是24个ppm。法律依据:《煤矿安全规程》 第一百三十五条 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4规定。
3、煤矿安全规程问答详细解析 第一章 通风 氧气最低浓度和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规定: 依据第一百条,确保井下空气安全,维持适宜的氧气含量,限制有害气体浓度。 井巷风速规定: 依照第一百零一条,设定风速范围以保障人员安全和巷道稳定性。
4、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年度不得超过0.5%。
5、井下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在《煤矿安全规程》中对二氧化碳的浓度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按体积计算,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6、生产中常遇到的有害气体有:致人窒息的沼气(CH)、二氧化碳(CO);爆炸性气体沼气(CH)和氢(H);致人中毒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或氮的氧化物)、硫化氢(HS)和二氧化硫(SO)等。一氧化碳危害:血红素是人体血液中携带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细胞。
井下工作面氧气浓度不低于多少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井下作业氧气不能低于多少、井下工作面氧气浓度不低于多少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