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井下空气的氧含量是多少,以及井下氧气浓度不得超过多少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氧气浓度
- 2、当氧气浓度小于多少时不应开展下井检测作业?
- 3、煤矿对井下空气中的含尘量是如何规定的??
- 4、矿井通风知识
- 5、污水下井作业时气体检测标准时多少?还有是标准来源?谢谢
- 6、井下空气中成分有哪些比例是多少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氧气浓度
1、煤矿安全规程问答详细解析 第一章 通风 氧气最低浓度和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规定: 依据第一百条,确保井下空气安全,维持适宜的氧气含量,限制有害气体浓度。 井巷风速规定: 依照第一百零一条,设定风速范围以保障人员安全和巷道稳定性。
2、引起瓦斯积聚。《煤矿安全规程》对井巷中的风流速度有明确的规定。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 矿井通风的主要任务有三个:一是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确保氧气供应充足;二是将有害气体和矿尘稀释到安全浓度以下,并将其排出矿外;三是创造一个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工人的劳动和机器的正常运转。
3、煤矿作业场所中二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0.5%。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五条显示,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
4、可燃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如甲烷、一氧化碳等,在空气中,甲烷在空气中爆炸范围为5% ~15%,氢气的爆炸极限4%-70%左右,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为15%—74%。;窒息或有毒气体的浓度都有标准,如人体耐受二氧化碳浓度的极限为55%。
当氧气浓度小于多少时不应开展下井检测作业?
1、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得低于15%(正常空气中含氧量为21%)。
2、井下氧气浓度小于多少时严谨入内 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空气中氧低而有窒息危险。表现有呼吸加快、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出现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致缺氧死亡。进行生产时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
3、不低于15%。下井作业时,氧浓度应保持正常。根据国际标准和做法,井下作业的氧气浓度不应低于15%。这是人体需要足够的氧气来维持正常的呼吸和身体功能。氧气浓度低于15%,会导致缺氧,使人体无法正常呼吸,出现呼吸困难、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缺氧导致窒息,危及生命。
4、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5~25为合格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小时复测一次,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煤矿对井下空气中的含尘量是如何规定的??
1、矿井通风是指将新鲜空气输入矿井下,增加氧气浓度,以稀释并排除矿井中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冲淡井下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安全生产;调节井下气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2、关于这个问题,瓦斯含量是指煤矿井下空气中瓦斯气体的浓度,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单位为%(体积百分比)。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煤矿井下瓦斯含量应控制在0.3%以下,对于瓦斯突出易发生的煤层,瓦斯含量控制在0.2%以下。
3、温度、湿度和风速。⑴温度是构成井下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最适宜人们劳动的温度是15—20℃。《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机电设备硐室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30℃;当空气温度超过时,必须缩短超温地点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保健待遇。
4、预防瓦斯引燃和爆炸的措施:杜绝火源 加强井下通风 废旧巷道及时处理 建立健全瓦斯检查与监测制度。防止瓦斯积聚 2 、加强通风 3 、加强瓦斯检查 要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 对瓦斯涌出量较大的矿井或采区,要采取抽放瓦斯的措施。
5、在煤矿作业环境中,瓦斯的安全含量至关重要。根据安全规定,空气中的瓦斯含量应低于0.5%,因为一旦超过这个数值,不仅会让人感到不适,而且瓦斯浓度达到1%以上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6、甲烷断电仪:井下甲烷浓度超限时,能自动切断受控设备电源的仪器。1粉尘浓度测定仪:测量空气中粉尘含有量的仪器。1风电闭锁装置:当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能自动切断被控设备电源的装置。
矿井通风知识
1、近年来,矿山通风的安全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基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诸多安全问题,主要有:(1)主通风机问题。其是矿井通风的基本装备,其基本上决定了矿山作业安全,当主通风机运行出现问题时,如果对其进行可靠控制,就是影响矿井作业安全。
2、本书主要面向矿井通风工岗位的操作工人,内容涵盖了煤矿生产基础知识、矿井通风基础知识、矿井局部通风及矿井通风设施、矿井灾害防治及救护常识等四大单元。学习本书后,培训学员将具备从事矿井通风工岗位工作的基本技能。本书内容紧贴煤矿行业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煤矿开采安全知识一:井工煤矿开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井工煤矿开采必须从地面向地下开掘一系列井巷,其生产过程是地下作业,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开采的主要特点是需要进行矿井通风,存在瓦斯、煤尘、顶板、火、水五大灾害。(1)矿井通风。
污水下井作业时气体检测标准时多少?还有是标准来源?谢谢
气体检测应测定井下的空气含氧量和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得低于15%。井下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还应符合表3的规定。
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15~25为合格分析结果报出后,样品至少保留4小时。受限空间内温度宜在常温左右,作业期间至少每隔4小时复测一次,如有一项不合格,应立即停止作业。
下井作业时(井口处 )氧浓度正常随着不断向下走比重大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浓度加大,挤占氧,造成缺氧。井下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5000ppm)。人体健康和安全: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但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井下的空气含氧量不得低于15%(正常空气中含氧量为21%)。
井下空气中成分有哪些比例是多少
井下空气中成分有哪些比例是多少 井下空气中成分有:空气成分有氮(N2)占78.08%,氧(O2)占20.95%,氩(Ar)占0.93%,二氧化碳(C02)占0.03%,还有微量的惰性气体,如氦(He)、氖(Ne)、氪(Kr)、氙(Xe)等。
井下空气,指的是地下巷道内气体的总和。它包含了地面空气进入井下的大气和井下可能存在的有毒有害气体。地面空气主要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组成,比例约为96%的氧气、79%的氮气和0.04%的二氧化碳。除此之外,井下空气还可能包含少量的水蒸气、微生物和灰尘。
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三十五条 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二)有害气体的浓度不超过表4规定。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允许浓度按本程的有关规定执行。 矿井中所有气体的浓度均按体积百分比计算。
《煤矿安全规程》中规定了井下空气成分必须达到的要求,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具体而言,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需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则不超过0.5%。除此之外,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氨的浓度也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详见表1。
一般将不含水蒸汽的空气称为干空气,它的组成成分和体积百分比分别为氧气(96%)、氮气(79%)和二氧化碳(0.04%).地面空气从井筒进入井下就成了矿井空气,将发生一系列变化。主要有:氧气含量减少;有毒有害气体含量增加;粉尘浓度增大;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等物理状态变化等。
为了确保中国金属矿山的安全与健康,规定矿井有效风量率至少需要达到60%。这不仅能够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还能有效稀释和排出有害气体,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在矿山通风管理方面,井下空气成分必须符合严格标准。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的氧气体积浓度最低要求为20%,二氧化碳浓度则不得超过0.5%。
关于井下空气的氧含量是多少和井下氧气浓度不得超过多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