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矿井中氧气不能低于多少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矿井内的氧气体积的百分比是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煤矿通风知识
煤矿通风是确保矿井安全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多种设施的运用。压入式通风是最常见的通风方式之一,其主要特点是将新鲜空气通过风筒送入井下,以驱散有毒有害气体。这种通风方式适用于矿井进风巷道较长或矿井内存在大量有害气体的情况。
%,其他有害气体浓度则需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条的相关规定。特别指出,开采有瓦斯喷出或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煤层时,任何两个工作面之间均严禁采用串联通风。在通风隐患排查方面,要求下行风风速不得低于0至2米/秒,以确保煤矿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因为井下要生产就要有人,人没有氧气就不能生存。其次人们在井下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甲烷等,如果不排除这些有毒气体人们也无法进行生产。所以井下必须进行通风,不通风就不能保证安全和维持生产。因此矿井通风是矿井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
通风工判定矿井火灾熄灭的条件有哪些
矿井火灾熄灭的第一个条件是,火区内的空气温度需降低至30℃以下,或者降至与火灾发生前该区域常态空气温度相同。 第二个条件是,火区内的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必须降至0%以下。 第三个条件是,火区内的空气中不应检测到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应逐步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
火区内的空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空气温度相同。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到0%以下。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乙烯、乙炔,一氧化碳浓度在封闭期间内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火区的出水温度低于25℃,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
温度下降:火源熄灭后,井下的温度将逐渐降低。通过监测井下温度的变化,如果温度持续下降并趋于稳定,可以初步认为火源可能已经熄灭。需要注意的是,短时间内的温度波动可能是火源未完全熄灭的表现,因此需要持续观察。 烟雾消失:井下火源熄灭后,产生的烟雾逐渐减少并消失。
冲淡并排除有害气体和矿尘。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0.5%。三防:矿井瓦斯防治、矿尘防治、矿井火灾防治。注意事项:完善矿井“通防”管理职责。
井下火灾空间受限,人员难以躲避,设备难以转移,煤炭无法移动,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资源损失。 封闭火区会影响煤炭可采储量,严重干扰正常生产,启封火区困难且危险。 火灾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难以稀释和排除,导致人员中毒和窒息。
煤矿瓦斯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1、煤矿瓦斯爆炸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瓦斯浓度:瓦斯爆炸需要瓦斯浓度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通常这个范围是5%至16%。 氧气浓度:氧气是瓦斯爆炸的必要组成部分,其浓度不低于12%。 引火温度:瓦斯被点燃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火温度,通常瓦斯的引火温度介于650℃至750℃。
2、瓦斯浓度条件:煤矿瓦斯爆炸发生时,瓦斯的浓度必须在5%至16%的范围内,这个浓度区间是瓦斯爆炸的基础条件。 引火温度条件:瓦斯爆炸的另一个关键条件是引火温度。这个温度必须介于650℃至750℃之间,同时,火焰与瓦斯的接触时间必须长于瓦斯爆炸的感应期,这样才能引发爆炸。
3、瓦斯爆炸的三个必要条件:瓦斯浓度必须达到爆炸极限;氧气浓度必须超过12%;必须存在650至750摄氏度的点火源。
4、瓦斯爆炸发生所需的基本条件包括瓦斯浓度介于5%至16%之间; 引火源的温度需要在650摄氏度至750摄氏度范围内; 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必须高于12%以确保燃烧过程。
矿井中氧气不能低于多少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矿井内的氧气体积的百分比是多少、矿井中氧气不能低于多少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