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空气中含氧量低于多少燃烧终止,以及一般来说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多少时燃烧停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当氧气浓度低与多少时燃烧的蜡烛会熄灭知道的
1、在大多数情况下,易燃物质如蜡烛在燃烧时需要一定的氧气浓度。当空气中氧气含量降至16%以下时,火焰便无法继续维持。进一步降低到15%以下时,火焰就会熄灭。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提到的是常规情况下的数据,特殊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在某些特定的灭火应用场景中,氧气含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2、一般生活中的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时,可以正常燃烧。蜡烛:氧气浓度低于5%到6%时,蜡烛会熄灭。木炭:氧气浓度低于大约4%时,木炭的燃烧会熄灭。金属钠和金属钾:这两种金属在氧气浓度为2%时就能点着燃烧,并且能够消耗空气中几乎所有的氧。
3、蜡烛氧气浓度低于百分之5到6就会熄灭,燃烧木炭大概百分之4以下会熄灭。金属钠金属钾百分之2的氧气就足够点着燃烧并且能够消耗空气中几乎所有的氧。金属钙,镁即使氧气消耗光了还能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继续燃烧。所以不同性质不同燃烧产物的物质对氧气浓度的要求不同。
燃烧的条件是什么?
- 火源:指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能源,包括明火、摩擦、冲击和电火花等。 燃烧的条件通常包括:- 可燃物:任何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能量的物质。- 氧化剂:通常为氧气,它是支持燃烧的必要元素。- 温度:必须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这是物质开始自燃的最低温度。
要有可燃物,如木材、天然气、石油等。要有助燃物质,如氧气、氯酸钾等氧化剂。要有一定温度,即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热能。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称为燃烧三要素,当这三个要素同时具备并相互作用时就会产生燃烧。
其次,助燃物是燃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助燃物主要指空气中的氧,它在空气中约占21%。没有氧的参与,可燃物质是无法燃烧的。最后,火源是引发燃烧的关键。火源可以是明火、摩擦、冲击或电火花等,它们能够激发可燃物质与氧的化学反应,从而引发燃烧。
空气中的含氧量为21%左右,若其含氧量被稀释到多少以下时,一般的燃烧...
1、一般的处于空气中的易燃物,在着火状况下,现场含氧量低于16%时,便不足以维持其燃烧,含氧量低于15%,就会熄灭。(特殊情况除外),含氧量低于5%的,可以称之为广义的‘惰气’ ,可用于覆盖灭火,海上石油设施的油气舱室就是用的这个标准。
2、可燃物质在没有空气或空气中的含氧量低于14%的条件下是不能燃烧的。所谓窒息法,就是隔断燃烧物的空气供给。应用: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
3、当空气的含氧量低于14-18%时,就不会发生燃烧。 (3)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都叫火源,如明火,摩擦,冲击,电火花等等。 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物质才能燃烧。例如生火炉,只有具备了木材(可燃物),空气(助燃物),火柴(火源)三个条件,才能使火炉点燃。
空气中含氧量低于多少燃烧终止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一般来说空气中的含氧量降到多少时燃烧停止、空气中含氧量低于多少燃烧终止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