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青百科

明史朱祁镇评价(朱祁镇 评价)

今天给各位分享明史朱祁镇评价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祁镇 评价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明史对朱祁镇评价

朱祁镇:善良聪慧,恩怨分明,治国无能 朱祁镇继承了大笔家产,可是因为知人不明,在土木堡之变后丢失了使用权。他弟弟却在临危时刻,继承朱祁镇的大笔家产。

对于朱祁镇,明史如此评价:“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而对于朱祁钰,明史则如此评价:“再造之绩良云伟矣!”所谓稗政,其实就是过错。

明史朱祁镇评价(朱祁镇 评价)-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朱祁镇,明史这般点评:“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而对朱祁钰,明史则这般点评:“再造之绩良云伟矣!”说白了稗政,实际上便是过失。

可是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天顺八年正月(1464),朱祁镇在病榻之上,召见了他的儿子、同样饱经风波的朱见深,将帝国的重任交给了他。 然后,这位即将离世的皇帝思虑良久,对朱见深说出了他最后的遗言,正是这个遗愿,给他的人生添加了最为亮丽的一抹色彩。

相比之下,朱祁钰在位期间,由于于谦等大臣的辅佐,成功化解了国家危机,稳定了政权。他在位期间,大明王朝逐渐恢复了国力。明史对他的评价是“再造之绩良云伟矣”,可见对他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

第一,朱祁镇释放了朱允炆的遗孤朱文圭。朱祁镇被瓦剌人抓去了1年多时间,回来以后,被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幽禁了7年时间,这哥们深知被囚禁的痛苦,所以他想到了另一个被幽禁的人,那就是朱文圭。当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推翻了朱允炆的政权。

明史朱祁镇评价(朱祁镇 评价)-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祁镇的生平怎么样?他真的是昏君吗

明英宗朱祁镇不算事一个昏君,很多人认为他是一个昏君的理由就是杀了于谦,那是因为于谦明知道自己在蒙古军营之中。但是,还是命令明军炮轰蒙古大军,说好听的是为了打跑蒙古军队,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想弑君。自己当政了,没有第一时间处死他,也是对他的恩典。

尽管如此,朱祁镇并不应被贬称为昏君。许多人将他视为昏君,主要是因为他下令处死了于谦。但事实上,于谦在朱祁镇被俘期间,曾命令明军炮轰蒙古大军,造成了大量伤亡。这种行为,无论出于何种目的,都难免会引起对其忠诚度的怀疑。朱祁镇复位后,没有立即处置于谦,已是对他的宽容。

朱祁镇,即明英宗,在位时期重用宦官,导致了土木之变,被普遍认为是一位昏君。然而,他并非完全没有能力的昏君。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和第八任皇帝,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由于明宣宗英年早逝,朱祁镇登基时年纪尚小。但他得到了太皇太后张氏和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位贤臣的支持。

在朱祁镇很小的时候,他便与王振相识了,当时明宣宗朱瞻基十分喜爱王振,觉得王振是一个不可多得之才,于是把王振放在了朱祁镇的旁边,让朱祁镇跟王振学习,此时的朱祁镇,一直认为王振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并尊称他为先生,就这样,王振和朱祁镇的命运便连接在了一起。

明史朱祁镇评价(朱祁镇 评价)-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朱祁镇也就是明英宗,他在位期间重用宦官,导致了土木之变,当然是一个昏君了,但他还不是那种彻头彻尾的毫无能力的昏君。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和第八任的皇帝,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但因为明宣宗英年早逝,所以朱祁镇登基的时候年纪很小。

他并非昏君,而是积极进取、努力维护国家稳定的皇帝。在历史的长河中,朱祁镇的统治被后世评价为中规中矩,他在处理国家大事时显得理智且谨慎。虽然他的一些决策也存在争议,但他始终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综上所述,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是昏君,他的统治具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值得后人重新审视和评价。

历代皇帝简介以及历史评价:明英宗朱祁镇

1、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1435年—1449年、1457年—1464年两次在位)。第一次继位称帝,年仅九岁,年号正统。国事全由太皇太后张氏(诚孝昭皇后)把持,贤臣“三杨”主政。

2、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长子,9岁即位,年号正统。生母为孙贵妃(后立为皇后),《明史·后妃传》说其母为身份不详的宫人,为孙贵妃所养,生后四月即立为皇太子。先后使用正统(1436年-1449年)、天顺(1457年-1464年)两个年号。

3、明英宗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皇帝,正统元年(1436年)至正统十四年(1449年)和天顺元年(1457年)至天顺八年(1464年)两次在位。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宣德十年(1435年)朱祁镇正式即位,次年改年号正统。

明英宗朱祁镇杀了于谦,为什么历史上评价他是个好人呢?

1、明英宗朱祁镇,这辈子真的没做什么好事,蠢事儿倒是干了一大堆。他先被瓦剌人俘虏了,差点让大明丢了大北方。后发动夺门之变,推翻了景泰皇帝朱祁钰,杀了忠臣于谦。此后又重用奸臣逯杲和门达,造成了一系列的冤假错案。

2、那么为什么历史上会评价明英宗是个好人呢?我个人认为明英宗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赢得了朝野上下的一致好评,他能够体察民间疾苦,得到了很多老百姓认可,他的后代子孙写史肯定要偏向他。明英宗废除了活人殉葬制度,赢得了朝野内外一致称赞。

3、明英宗朱祁镇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根本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从某种方面来说,他又是一个好人。

4、明英宗朱祁镇,作为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在中国历史上被一些史学家视为第一位昏君。这一评价主要源于他的两个重要决策:过度信任宦官以及对于名臣于谦的不当处置。首先,朱祁镇在位期间,特别宠信宦官王振。王振利用皇帝的宠爱,干扰朝政,最终导致了一系列的宦官乱政事件。

5、明英宗朱祁镇,对于他的评价,从大环境来看,整体而言是褒大于贬的,就是好话要远比坏话来得多。说起明英宗,必定离不开两件事,即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

求大明英宗朱祁镇的历史评价

明英宗朱祁镇即位之初,在三杨的辅佐下展现出了卓越的治国才能,延续了明宣宗时期的仁宣之治。然而,随着三杨年事渐高,逐渐淡出政坛,宦官王振开始专权。此时,瓦剌部也先大举入侵,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下草率亲征,不幸于土木堡被俘。在被俘期间,朱祁镇保持了高尚的气节,拒绝了也先的招降书。

评价如下:朱祁镇的一生并不算光彩,朱祁镇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是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朱祁镇是一个好人。

趁景泰帝病重政变复位,大肆打压拥立景泰帝的于谦等人,但是尚能任用贤臣,并废除了洪武以来的嫔妃殉葬制度,被后世喻为德政。朱祁镇(1427到1464),即明英宗,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总的来说,朱祁镇是一个并不出众的皇帝。在和平年代,或许能勉强合格,但在历史的紧要关头,他的人生悲剧已经与国家的安危、江山的命运紧密相连,对他的评价无法脱离这些背景。 他在人生最后阶段废除了人殉制度,这或许是明英宗朱祁镇最大的亮点。

明英宗朱祁镇在历史上是一位颇具争议的皇帝。他在年少时即位,当时年仅九岁,尚不具备治理国家的能力。在成长过程中,他试图通过宦官王振来制衡朝臣,但最终反被王振所制,导致了土木堡之变,自己被俘,成为蒙古人的囚徒。后来,他虽然被释放返回朝廷,但又被新皇帝景泰帝朱祁钰囚禁。

关于明史朱祁镇评价和朱祁镇 评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