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燃烧气压变大还是变小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为什么燃烧后气压变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红磷燃烧时气压大于大气压吗?
1、红磷燃烧实验中,为何要在冷却至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这是因为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使得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如果在高温下立即打开弹簧夹,瓶内气体因温度过高而膨胀,瓶内压强会超过应有的压强,导致水无法顺利进入集气瓶,占据瓶内约1/5的体积,从而造成实验误差。
2、在一密闭容器中,气体数量越多或温度越高,压强越大。红磷燃烧后,容器内氧气几乎被完全消耗。通常情况下,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20%,红磷燃烧时,这些氧气与红磷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这是一种固体物质。反应方程式为4P+5O2=2P2O5。
3、红磷在钟罩内燃烧,一开始消耗掉的氧气很少,而且红磷放出热量,钟罩内气体热胀冷缩,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把水往钟罩外压,所以水面下降。后来由于氧气被红磷消耗得多了,且红磷熄灭,钟罩内气体温度也降低了(有2个原因,如果钟罩内红磷未熄灭就是前面的那个原因。
4、红磷燃烧只消耗氧气,反应完成后由于由于氧气被消耗,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容器。直到内外压强相等。此时,水的体积等于相同压强下氧气体积,可以据此计算消耗的氧气物质的量。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最终气压变化是怎么样?
除尽空气中的氧气 4P+5O 2 2P 2 O 5 (2)小于 (3) 2Mg+O 2 2MgO 3Mg+N 2 Mg 3 N 2 试题分析:(1)步骤2的目的是为了除尽瓶内空气中的氧气,避免对步骤3造成干扰。(2)步骤3中的镁带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氮气,使得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引起水面上升。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的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7.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
氮气的化学稳定性 氮气是大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占比高达70.8%,其化学式为N2。氮气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通常小于空气。这种稳定性使得氮气在多种应用场景中表现出非可燃性,特别是在汽车行业中,氮气常被用作轮胎的填充气体,以保证气压的稳定。
助燃性:可燃物能在某物质中燃烧,就说这种物质具有助燃性。通常情况下,氧气都具有助燃性。稳定性:化学稳定性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色泽产生变化。氧化性:氧化性是指物质得电子的能力。
N2与镁条反应:3Mg+N2=点燃=Mg3N2(氮化镁)非金属反应:N2与氢气反应制氨气:N2+3H22NH3 (高温 高压 催化剂)N2与硼要在白热的温度才能反应: 2 B + N2= 2BN (大分子化合物)N2与硅和其它族元素的单质一般要在高于1473K的温度下才能反应。
丙烷燃烧时,气压忽小忽大…什么原因?
1、当火炬的燃料温度至20℃时,燃料罐内的丙烷燃料会产生10个左右大气压的压力,而结实的“祥云”的燃料罐可以承受150个大气压。因此,完全不必担心火炬燃料因压力过大产生外泄。
2、A类火灾涉及固体物质的燃烧,这些物质通常含有有机物,燃烧时会留下焦炭。例如,木材、煤炭、棉花、毛发、麻类和纸张等都属于A类火灾。B类火灾是指涉及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的火灾,例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和石蜡等。
3、杀虫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液罐内的推动剂实现的。推动剂主要由碳氢化合物丙烷和丁烷组成,这些物质具有极低的闪点,极易燃烧和爆炸。当杀虫剂药液被喷出时,药液中的丙烷和丁烷成分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种混合物在遇到明火、火花或高温时,极易发生爆炸。
4、天然气压力不足原因:冬季用气高峰来临,全市供气压力陡增。报告显示,10月市民反映居民用气问题,主要集中在小区天然气供气压力过低、频繁停气等方面。进入冬季用气高峰期,用气负荷越来越大,有时气压过低的时候。
5、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煤、棉、毛、麻、纸张等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火灾。
磷燃烧时为什么会产生压强?
当红磷燃烧时,它与氧气反应,产生氧化磷的化学反应。这个反应会释放能量,并在闭合容器中引起气体的增加,从而导致气压升高。燃烧过程的具体方程式如下:P4+5O2-P4O10P4+5O2P4O10 这个反应释放的能量会导致周围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运动增加,因此气体的压力也会相应增加。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反应逐步进行,红磷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而五氧化二磷为固态,不会对容器内的压强产生贡献。同时,燃烧过程会释放热量,瓶内温度逐渐下降。温度的降低使得瓶内压强减小,最终低于外界压强。综合来看,瓶内压强的变化主要受瓶内温度的影响。
因为燃烧要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所以在燃烧后,消耗氧气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足量,就会消耗完空气之中的氧气,剩余的气体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红磷会在氧气耗完后停止燃烧,所以这部分空气会减少五分之一的体积。
因为燃烧要利用氧气的助燃性,所以在燃烧后,消耗氧气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足量,就会消耗完空气之中的氧气,剩余的气体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红磷会在氧气耗完后停止燃烧,所以这部分空气会减少五分之一的体积。
瓶中气体受热将会部分溢出,进而导致后续的水倒流量变大,也就是测量结果偏大。如果,刚熄灭就松开,此时里面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氧气被消耗)热膨胀会大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再慢慢等冷却,气体溢出而导致结果变大。如果实验过程中弹簧夹没夹紧,因为气体热胀冷缩,气体溢出而导致结果变大。
反应后,随时间冷却后,温度下降,由于燃烧消耗了氧气,而生成物五氧化二磷为固态,不为压强做贡献,所以瓶内压强小于外界。综合来说,瓶内压强与瓶外相比,是由瓶内温度来决定的谁大谁小的,可以确定的是,刚开始,反应放热使得气体膨胀,压强里大于外。末了,由于消耗了气体,里小于外。
燃烧气压变大还是变小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燃烧后气压变低、燃烧气压变大还是变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