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青百科

无线网络红外线的工作原理(红外无线技术)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无线网络红外线的工作原理,以及红外无线技术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红外线发射器的原理是什么?

1、总而言之,红外线发射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信号编码、放大以及光波转换等多个环节,通过合理的设计与优化,可以实现高效、稳定的信息传输。

2、总之,红外线发射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复杂的编码和调制技术,通过精确的信号控制实现远程操作。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从家用电器到工业设备,都离不开其可靠性和效率。

无线网络红外线的工作原理(红外无线技术)-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原理:由一个编码的集成电路和455hz的晶振,矩阵扫描开关电路组成。当按下某个功能按键,则由集成电路内部按编码发出驱动信号,经过功率管放大推动红外线发射管发射出去。

红外线通讯是指什么呢?

1、红外遥控通信是一种利用红外线实现无线通信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家庭电器、工业自动化、智能手机等多个领域。本文将详细解析红外遥控通信的原理及其应用。红外遥控通信的基本原理 发送端产生红外信号:遥控设备的发送端通过电路和红外发射器,将电信号转换为红外信号。

2、利用红外线来传输信号的通信方式,叫红外线通信。由于红外线能像可见光一样集中成很窄的一束发射出去,因此红外线通信有两个最突出的优点:①不易被人发现和截获,保密性强;②几乎不会受到电气、天电、人为干扰,抗干扰性强。此外,红外线通信机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低廉。

3、手机的“红外线”功能,实际上是指手机内置的红外线发射和接收器,用来实现红外线通信。这种通信方式在蓝牙等无线技术出现之前,曾广泛应用于家电遥控、数据传输等领域。红外线通信的最大特点是传输距离较短,一般在几米之内。

无线网络红外线的工作原理(红外无线技术)-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红外发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必须以38KHZ发送呢?

1、用38khz原因:为什么用38KHZ,是因为这样可以提高红外线的抗干扰能力,避免大气中的红外线干扰。原理如下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455kHz÷12≈39kHz≈38kHz。

2、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如图2所示,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9 kHz≈38kHz。

3、由于红外线波长和38KHZ的频率波长最接近。所以38KHZ的载波时,红外线发射的功率最大,损失最小。所以红外线电路的发射频率是38KHZ,载波时38KHZ,因为发射是38KHZ,接收当然也得是38KHZ啊,否则怎么接受。当然,也有些红外电路的频率没有38KHZ,这个不是死的。

4、所以说38khz只是载波信号,是发射管的发光的频率而不是红外线的频率,红外管发出的才是红外线。

无线网络红外线的工作原理(红外无线技术)-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5、之所以用38Kz,主要是协议规定的,为了保证所有厂家的产品频段一致,零部件之间有通用性,国际上会有专门的协议制定结构制定好传输频段。其实改成35KHz,或是40kHz也一样能传输。另外38KHz也是属于红外信号频段的频率。

6、红外接收头是集接收,放大,解调一体的器件,它内部IC就已经完成了解调,输出的就是数字信号,但要注意,一般接收头载波频率是38KHZ(或39KHZ)。所以,根据你使用的接收头型号,就决定了单片机应该调制信号的频率了。接收头接收频率有一个范围,超过这个频率范围,接收头就不那么灵敏,或者解码出错了。

无线网络红外线的工作原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红外无线技术、无线网络红外线的工作原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