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制取氧气ppt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制取氧气PPT背景视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制取氧气的所有方法
1、制取氧气的6种方法如下:物理法(工业法):原理: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步骤:空气净化→高压低温液化空气→控制温度蒸发液态氮气→得到液态氧气→加压贮存。氯酸钾催化加热法:原理: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与氧气。
2、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程: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为二氧化锰、氧气和。产物: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分解为水和氧气。产物:氧气和水。
3、物理方法:液化分离法:压缩降温空气到液态,抄然后升温利用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使氩气先挥百发,剩下的为氧气。
4、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与氧气。KClO3 ===加热 MnO2 === 2 KCl + 3 O2↑,该方法也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之一。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与二氧化锰与氧气。2KMnO4 = 加热 = K2MnO4 + MnO2 + O2 ↑。水通电生成氢气与氧气。H2O==通电==2 H2+O2↑。
5、加热高锰酸钾法:KMnO4受热分解后产生氧气,同时产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此方法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制取氧气的方式。 过氧化氢分解法:H2O2在特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
简要谈谈大气中氮气和氧气的重要作用。
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可与氧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氮气与电离势小且其氮化物具有高晶格能的金属能生成离子型氮化物,如锂、钙等。氮的用途广泛,用于合成氨,制造化肥、硝酸和炸药等,氨是合成纤维、树脂和橡胶的重要原料。氮还可用作保护气体,防止某些物体被氧化,填充粮仓以防止霉烂和发芽。
氮气不能供给呼吸,在低氧高氮的环境中害虫会窒息,植物的代谢作用会减慢,所以氮气常被用于保藏珍贵的书画,贮藏粮食、蔬菜。在焊接方面氮气有助于防止氧化,在冶金工业中有助于渗碳及除碳,在塑料、橡胶成型中,可作为发泡剂。
氮主要用于合成氨,由此制造化肥、硝酸和炸药等,氨还是合成纤维(锦纶、腈纶),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的重要原料。由于氮的化学惰性,常用作保护气体。以防止某些物体暴露于空气时被氧所氧化,用氮气填充粮仓,可使粮食不霉烂、不发芽,长期保存。液氨还可用作深度冷冻剂。
初中化学说课稿
1、人教版初中化学说课稿范文1 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2、初中化学说课稿 篇1 教材及中考分析 酸碱盐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碱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是中考中基础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信息题型的知识区域,考查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能力,渗透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知识。
3、本节课是化学的“工具性”课程,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十分重要,它是以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和工具。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和原子,原子的结构,本节课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延伸和后续,而且是学习以后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4、初中化学说课稿范文《中和反应》说教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酸和碱的反应,第一部分内容:中和反应。
5、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初中化学溶解度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溶解度说课稿(一) 说教材 本节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七章溶液第2节《物质溶解的量》的第二课时,包括固体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关于制取氧气ppt和制取氧气PPT背景视频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