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朱祁镇什么朝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朱祁镇是哪个朝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奸佞、兵败被俘、冤杀于谦,却最终为何没有留下恶名...
- 2、孙太后同意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3、朱祁镇和朱祁钰谁是好皇帝
- 4、明英宗明知于谦无罪,为什么到死都不肯为他平反?
明英宗朱祁镇宠信奸佞、兵败被俘、冤杀于谦,却最终为何没有留下恶名...
1、于谦知道明英宗朱祁镇在瓦剌人手中会让朝廷投鼠忌器,于是便在孙太后的主持下,册立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于谦集中所有的力量与城外的瓦剌军对抗。最终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若是没有于谦,恐怕当时的大明也就会跟南宋一样,只能保住半壁江山。
2、土木堡之变中,明英宗朱祁镇在乱军之中,跌坐地上,被瓦剌骑兵轻易俘虏,其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朱祁镇成长在深宫之中,养大于妇人之手;其父朱瞻基忙于政务及其他爱好,没有对其多加教育;而他的老师王振,则是人人痛恨的一代权阉,只不过略通经书而已,并没有对朱祁镇进行过太多的气节教育。
3、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名叫于谦的官员,他几乎凭借一己之力使大明免于亡国之灾。他清贫一生,忠于国家,即使锦衣卫抄家时也为之流泪。然而,这位救国英雄最终却遭受冤杀,这是为何呢?于谦,字廷益,杭州钱塘人,是明朝的名臣和民族英雄。
4、于谦在明朝官场中享有极高的声望,不仅因皇帝的猜忌,还因个人的清正廉洁。他被人诬陷图谋反叛,而明英宗朱祁镇在未深入调查的情况下,下令将他逮捕并处决。尽管许多人相信于谦的清白,多次上奏求情,但均未能改变皇上的决定。
孙太后同意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朱祁镇在景泰七年被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裹挟破南宫而出,发动了著名的夺门之变,顺利的复辟成功。
2、景泰元年(1450年),在土木堡兵败被俘的明英宗返回大明,虽被明代宗朱祁钰奉为“太上皇”,但却就此被囚南宫长达七年。七年之后,景泰帝朱祁钰病重,石亨、张軏、曹吉祥、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仅凭一千多人,便兵不血刃的帮朱祁镇重夺皇位。
3、百官们听后一时震惊,有几个反应快的最先走了过去,其余的都集体无意识地挪动了脚步,陆陆续续地跟着,来到了明英宗跟前,当即行五拜三叩之礼。 大礼刚毕,明英宗就告谕百官们:“卿等以景泰皇帝有疾,迎朕复位,众卿仍旧用心办事,共享太平。”群臣皆呼“万岁!” 这就是历史上的“夺门之变”。
4、因为这时候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而且他唯一的儿子也夭折了。此时皇位的人选就两个,要不拥戴朱祁镇复位,要不让朱见深继位。可朱见深还小,就只剩拥戴朱祁镇复位一条路了,否则皇位将再次悬空,对国家安定来说不利。
5、主要还是因为明英宗民心善存,一心顺着孙太后,孙太后却导向了石亨等人的势力,没有维护明英宗。夺门之变成功的很大因素是的到孙太后的首肯,有了他的支持就变得名正言顺,很多的大臣都跟随着孙太后倒向了石亨的势力。孙太后在朝中很有威望,很多人都信服孙太后,有了孙太后的支持就有了政治上的优势。
6、在孙太后干预下,景泰帝即位之初认可了明英宗皇太子、即后来的明宪宗朱见深的皇储地位。在地位稳固之后,景泰帝显然不愿意了,他想传位给自己的亲儿子!为了易储,景泰帝甚至不惜干起了行贿大臣的勾当,最终把自己的亲儿子朱见济推上了储位。
朱祁镇和朱祁钰谁是好皇帝
1、朱祁钰是好皇帝。明景帝朱祁钰(1428年9月11日—1457年3月14日),明朝第七位皇帝,1449年九月―1457年正月在位,在位7年,年号景泰(1450年—1457年)。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镇异母弟,母吴贤妃。天顺元年(1457年)二月,明英宗废其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离奇去世,享年30岁。
2、朱祁钰好,自古明君第一条就是任用贤明,朱祁钰临危登基,重用于谦,以两万守军抵御也先数十万大军,取得北京保卫战胜利,后励精图治,政治清明。宣德十年,英宗即位后,册封为郕王。正统十四年,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兵败被俘。在兵部侍郎于谦和孙太后支持下,即位为帝,尊奉明英宗为太上皇。
3、朱祁钰是好皇帝。明代宗朱祁钰在位的几年间,任用贤臣,励精图治,稳定了明朝的局面,而明英宗朱祁镇第一次当皇帝时,就连年征战,导致明朝国力耗损,不仅如何还宠信宦官王振等人,导致宦官专权。
4、况且到了南方之后,大不了就是换一个皇帝而已,掌权的士大夫依旧掌权。这也是当时大多数士大夫都希望能够让大明南迁的原因。而就在这个时候,是于谦和朱祁钰一起站了出来!于谦选择了放弃朱祁镇,转而拥立朱祁钰为帝。
明英宗明知于谦无罪,为什么到死都不肯为他平反?
明英宗难道不知道于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国家吗?他难道不知道于谦是一心为公,不得已而为之的吗?作为一个皇帝,他什么都知道。但是他的尊严却不允许被侵犯,一旦天子之威不再,那么他这个皇帝也就当不下去了,他还怎么得到别人的敬畏。
但又不能无缘无故就杀掉他,那么刚刚好在这时候这些大臣建议杀掉于谦,那么为了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最后也就只能牺牲于谦了。可以说于谦的死在当时是很受争议的,明英宗的此种行为也是被打上了昏君的称号,唯有等到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上台后才得以平反,着实是令人感叹啊。
于谦的功勋不仅如此,瓦拉在俘虏明英宗皇帝的同时,仍继续攻打明城,试图逼近北京城。 当时,军部的尚书邝埜战死,于是担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成为了兵部的骨干与核心。土木危机不仅摧毁了明代的开国功勋,还歼灭了明代的50万精锐部队,只剩下10万名士兵,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
可是当徐有贞说出不杀于谦“夺门之变”师出无名的时候,戳中了明英宗的痛处。明英宗明知于谦无罪的情况下,还是杀死了于谦。因为明英宗觉得于谦始终是明代宗的亲信,只有杀死于谦自己才能坐稳皇位。于谦死后全国为之震动,下至普通百姓上至皇太后都为了恸哭。于谦死后,他对明英宗的威胁也随之解除。
而后明英宗被蒙古方放了回来,已经登基的朱祁钰自然不会放弃已经到手的皇位,将明英宗囚禁了起来。此时于谦也并没有大义凛然的要求朱祁钰将皇位还给明英宗,因为在他心中认为,国不可一日无君,而这个君是谁并不重要。之后朱祁钰死亡,新继承皇位的儿子很快也死了,明朝又陷入了没有皇帝的境地。
但是他弟弟已经做了皇帝,怎么可能在退下来,所以,放回来的朱祁镇就被尊为太上皇,软禁在南宫。当然,这期间,他弟弟因为一直忌惮他,对他也是很不友好的,还废掉了太上皇的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但是自己儿子朱见济不久夭折,对朱祁钰是个沉重的打击。
朱祁镇什么朝代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朱祁镇是哪个朝代、朱祁镇什么朝代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