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青百科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九上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

今天给各位分享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九上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的制取氧气的知识点

制作氧气的三个方法:氯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C103==(催化剂Mn02写在横线上方)2KC1+302(气体上升符号)优点:利用率高。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Mn04==(反应条件:加热)K2Mn04+Mn02+02(气体上升符号)优点:不需要催化剂。

氧气,化学式O2,式量300,无色无味气体,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熔点-214℃,沸点-183℃。不易溶于水,1L水中溶解约30mL氧气。在空气中氧气约占21% 。液氧为天蓝色。固氧为蓝色晶体。常温下不很活泼,与许多物质都不易作用。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九上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氧元素符号0,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VIA族。1774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用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氧化汞上,发现一种能强烈帮助燃烧的气体。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与金属、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特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表现为缓慢氧化、烧、爆等。

kclo3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 △=2KCl+3O2 ↑ 解析:2KCIO3 = 2KCI + 3O2(反应的条件MnO2的作用加热)。

KClO3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实际上,在实验室中,不会使用KClO3,因为所制取的氧气不纯,在制取过程中会混有lv气。

实验室用KClO3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 2KCl + 3O2↑。反应物:氯酸钾是主要的反应物,它在加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分解。催化剂: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可以加速氯酸钾的分解速率,但本身在反应前后不发生化学变化。反应条件:加热是反应的必要条件,提供能量使氯酸钾分解。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九上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KCIO3 = 2KCI + 3O2(反应的条件MnO2的作用加热)。

KClO3与MnO2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药品及其反应原理:氯酸钾(白色晶体)实验装置:排水法: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水槽。向上排气法:发生装置:试管,酒精灯,带有铁夹的铁架台。收集装置:导管,集气瓶。

氯酸钾(KClO3)在加热和二氧化锰(MnO2)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会分解产生氧气(O2)和氯化钾(KCl)。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MnO22KCl+3O2↑ 这个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为: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的条件下,两个氯酸钾分子分解生成两个氯化钾分子和三个氧分子。

高人。老师。请指教下初三化学3种制取氧气方法及具体化学反应公式和试验...

1、首先是高锰酸钾法,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在这个方法中,高锰酸钾作为反应物,是一种固体粉末。实验时,将高锰酸钾固体粉末置于大试管中,用带有棉花的导气管塞紧,加热即可使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其次是氯酸钾法,其反应方程式为:2KClO3 → 2KCl + 3O2↑。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九上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种制氧气的方法:高锰酸钾法:KMnO4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这个方法中,反应物高锰酸钾是固体粉末。制取氧气时,将高锰酸钾固体粉末放入大试管,塞上带有棉花的导气管,加热。即可受热分解放出氧气。氯酸钾法:KClO3在加热条件,同时有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3、在初三化学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如何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过氧化氢分解:2H2O2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即2H2O2=MnO2=2H2O+O2↑。第二种是氯酸钾分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和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即2KClO3=MnO△=2KCl+3O2↑。

4、氧气的制法 工业上制取氧气: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了。

5、氧气的制法 (1)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KMn04=加热= 2K2MnO4+MnO2+O2 ↑ (a)2KClO3 =加热/MnO2=2KCl+3 O2 ↑ (b)2H202 =MnO2=2H20+2O2 ↑ (c)②发生装置的选择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

九年级化学制取氧气的实验怎么做

1、①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②等导管口有连续气泡时收集氧气的 ③水排空,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④移出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集气瓶中不能有气泡。导管口开始有的气泡是受热膨胀的空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停止实验 ①把导管移出水面;②熄灭酒精灯。

2、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制取氧气 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此时,只需稍稍加热氯酸钾便能放出氧气。因为只是稍稍加热,所以这个反应中不会像高锰酸钾那样的将产生粉末吹入导管,因此无需加棉花。这个实验中试管口应稍稍向下倾斜。

3、首先是高锰酸钾法,其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 K2MnO4 + MnO2 + O2↑。在这个方法中,高锰酸钾作为反应物,是一种固体粉末。实验时,将高锰酸钾固体粉末置于大试管中,用带有棉花的导气管塞紧,加热即可使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其次是氯酸钾法,其反应方程式为:2KClO3 → 2KCl + 3O2↑。

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九上化学第二单元课题三制取氧气、九年级上册化学课题3制取氧气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