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方程式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原理是什么?
根据液态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将液态空气减压蒸发,液态氮气(沸点为-196摄氏度)先挥发,留下液态氧气(沸点为-183摄氏度)。物质的液体状态。物质存在的一种形态,可以流动、变形,可微压缩。液态时,分子间主要起作用的力是范德华力。范德华力是由分子间的偶极异极相吸造成的。
分离液态空气以制取氧气是一种物理变化过程,而非化学反应。这种方法依赖于不同气体具有不同的熔沸点。通过降低温度使空气液化,随后在逐渐升温的过程中,不同气体将在不同的温度下汽化,从而得以分离。在标准大气压下,氮气和氧气的沸点分别为零下196摄氏度和零下180摄氏度。
基本原理:利用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的特性进行分离。操作过程:先将空气加压降温,使其变成液态。然后对液态空气进行加热,由于液氮的沸点较低,因此氮气会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部分主要就是液态氧气。物理变化:分离液态空气法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不涉及物质的化学性质改变。
基本原理:利用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的特性进行分离。操作流程:先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然后加热液态空气,由于液氮的沸点较低,氮气会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就是液态氧气。
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是利用空气中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低。分离液态空气法,是氧气的工业制法,为物理方法。首先就是将空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态,然后再加热,由于液氮的沸点(-196摄氏度)比氧气的沸点(-183摄氏度)低,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留下的就是液态氧气,又称液态空气分离法。
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及原理。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空气经净化、压缩、冷却后,被液化成液态空气。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 -196℃,液态氧的沸点是 -183℃,液态氮沸点更低,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就是液态氧。
关于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和空气制取氧气的原理方程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