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青百科

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合格标准(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是多少)

今天给各位分享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合格标准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是多少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进入受限空间氢气含量多少ppm

氮气对人体的危害 氮气侵入人体的途径为吸入。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氧气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清洗消毒。 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 *** 报警。

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合格标准(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是多少)-图1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限空间作业气体浓度标准如下: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5%~21%,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5%,应采取通风措施。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氢气小于0.4%、柴油小于0.2%。有限空间粉尘浓度小于20g/m3。有限空间硫化氢最高容许浓度10mg/m3。

硫化氢受限空间检测硫化氢气体标准值是6ppm。有限空间的作业场所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5%~21%,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5%,应采取通风措施。一氧化碳16ppm。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氢气小于0.4%、柴油小于0.2%。二氧化硫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5mg/m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10mg/m3。

请问受限空间作业氨气浓度应小于多少 参见“GB-30871受限空间作业规范”。标准 (一)受限空间内外的氧浓度应一致。

空气中氢气的含量是多少ppm 0.5ppm 空气中氢气含量极低,几乎只有0.5ppm,而且大多数集中在大气层的顶层。但是国际地震学家普遍认为,地壳下层的塑性岩石或蛇纹岩,被挤进地壳上层的裂缝中时,就会引发地震。这些容易滑动的蛇纹岩是由富含铁镁之矿物与水作用所生成,在此过程中会产生氢气。

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合格标准(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是多少)-图2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限空间五条规定

1、法律依据:《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 [2] 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2、确保气体切断可靠:通过堵塞盲板或关闭阀门来切断气体供应。 置换作业前气体:在作业前对有限空间进行彻底的置换,以清除有害气体。 作业期间保持通风并监测:在有限空间作业期间,必须保持连续通风,并定时对气体浓度进行监测。

3、气体类有限空间作业生命保障规则:一是气体可靠切断(堵盲板、关闭阀门);二是作业前吹扫置换;三是作业中连续通风、定时监测。

4、已作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决定》经2017年1月1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合格标准(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是多少)-图3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哪些措施?

1、采取强制通风,确保有限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实施定时检测,对有限空间内的气体成分、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呼吸器等,减少作业人员接触有害因素的风险。安排专职监护人员,持续监督作业过程,确保安全措施得到遵守,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如下: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3、保证良好的通风:在作业过程中,持续向有限空间内提供新鲜空气,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提供充足照明:确保作业空间内有足够的光线,便于作业人员操作并减少误操作的风险。配备个人防护用品与设备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服等,减少作业人员与有害因素的直接接触。

4、通风换气;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或佩带氧气报警器和正确的过滤式空气呼吸器;进入有限空间时应佩带有效的通讯工具,系安全绳。配备监护员和应急救援人员。严格安全管理,落实作业许可。

5、有限空间作业的8项安全措施如下:在有限空间外敞面醒目处,设置戒区、戒线、戒标志,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现场要备有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应的急救用品。

有限空间作业禁止采用什么通风

1、有限空间作业应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测时,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工贸企业应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

2、检测指标包括氧浓度、易燃易爆物质(可燃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浓度、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应当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规定。未经通风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钟。

3、GBZ1)的要求后,方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企业应当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禁止采用纯氧通风换气。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企业应当对作业场所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时检测或者连续监测。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应当重新通风、检测合格后方可进入。

4、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前和作业过程中,应采取强制性持续通风措施降低危险,保持空气流通,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5、最好先对现场的环境空气进行检测,并采取通风、佩戴防毒面具 等措施。 在进入井、坑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佩戴氧气呼吸器面具,使用信 号联系,作业现场必须有负责人员、监护人员,不得在没有监护人员的情况下 作业。严禁在事故发生后盲目施救。

6、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 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合格标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是多少、有限空间作业含氧量合格标准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请登录后评论...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