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煤气区域作业国家标准最新,以及煤气区域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煤气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煤气动火作业安全规定 必须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和制度。 煤气单位的工作人员必须通过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才有资格上岗工作。 在煤气设备上进行抽堵盲板、动火检修等作业时,必须向煤气主管单位申请并获得动火证。同时,必须有防护人员现场监护,未经批准不得进行作业。
煤气设备及管道动火的安全规定 (1) 正常生产时,如需在煤气设备和管道上动火,事先必须办理动火手续,准备好防毒面具、灭火器材,并要有防护人员在场,在所需动火的设备及管道内煤气压力保持正压的情况下方可动火。
为确保集团公司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本标准详细规定了动火作业的定义、分类、许可证管理、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安全防火要求等内容。动火作业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包括工业及民用煤气生产设施、管道、储罐、容器等的动火作业,以及DN≥200mm的煤气输送管道动火作业。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当操作人员需要进人煤气设备内部作业时,事先必须取样分析设备内空气中的CO含量。(2)通过取样分析,可以掌握设备内的CO含量和变化,根据CO含量的多少可以确定在设备内连续作业的最佳时间和采取什么样的安全防护措施。
煤气区域动火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煤气系统管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动火作业前,必须先切断煤气供应,与运行中的煤气系统有效隔离,进行蒸汽吹扫,并进行煤气泄漏检测。 对于长期运行的帆拍煤气管路,尤其是焦气管路,在进行动火前,应先打开动火点附近的阀门和人孔进行检查,并清理管内底部的残渣。
一二级动火区域划分原则及特点
1、工业及民用煤气生产设施(储罐、容器等)、DN≥200mm煤气输送管道的本体及与本体水平净距1米范围内动火作业。2 、DN≥80mm氧气输送管道动火作业。A级易燃易爆区域动火作业。
2、二级动火作业原则及特点: 涉及工业及民用煤气生产设施(如储罐、容器等)以及直径小于200毫米的煤气输送管道本体及其水平净距1米以内的区域。 直径小于80毫米的氧气输送管道范围内。 在B级易燃易爆区域内进行动火作业。
3、各级动火作业的划分如下: 一级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指的是在禁火区域内进行的动火作业,如易燃易爆气体场所、化工有毒场所、设备内作业场所等。这类作业风险极高,必须实施严格的安全措施和监护制度,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设备完好。
4、动火作业根据风险程度被划分为三个等级:一级、二级和三级。
5、一二三级动火划分口诀:一级禁火重压危,二级非禁有风险,三级无固无明显。这个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和记忆动火等级的划分。具体来说:“一级禁火重压危”指的是一级动火的情况,包括禁火区域内、各种受压设备、危险性较大的登高焊割作业等。这些情况都具有较高的危险性,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
国家规定煤气区作业煤气浓度允许值
法律分析:国家规定煤气区车间内允许最高CO浓度为30mg/m3,当作业时间一次不超过30min时,CO允许浓度可放宽到100 mg/m3,当作业时间为10~20min内最大允许浓度为200 mg/m3。法律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第六十五条: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在不超过200mg/m3时,人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
考虑到老人、儿童和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安全,我国环境卫生部门规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CO)的日平均浓度不得超过1毫克/立方米(0.8ppm);一次测定最高容许浓度为3毫克/立方米(4ppm)。
煤气区域有哪些安全规定
1、煤气区域的安全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明确警示标识。在煤气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煤气危险,防止误入危险区域。作业许可制度。煤气区域作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作业许可制度,确保作业人员的资质和作业过程的合规性。安全操作规范。
2、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5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h;不超过1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在不超过200mg/m3时,人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
3、煤气区域电焊作业,严禁接地线同运行煤气系统相连,以防接地不良打火引起煤气着火。 煤气系统沿途水封上增设的蒸汽加热管路检修,最好在高气完全切断情况下动火,或在保持低蒸汽压力前提下带压氧焊消缺,如应急处理或技术不成熟,蒸汽管路必须按煤气管路有煤气情况处理。
煤气区域安全作业措施
1、煤气区域电焊作业,严禁接地线同运行煤气系统相连,以防接地不良打火引起煤气着火。 煤气系统沿途水封上增设的蒸汽加热管路检修,最好在高气完全切断情况下动火,或在保持低蒸汽压力前提下带压氧焊消缺,如应急处理或技术不成熟,蒸汽管路必须按煤气管路有煤气情况处理。
2、明确警示标识。在煤气区域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以提醒人员注意煤气危险,防止误入危险区域。作业许可制度。煤气区域作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执行作业许可制度,确保作业人员的资质和作业过程的合规性。安全操作规范。
3、在进行煤气系统管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动火作业前,必须先切断煤气供应,与运行中的煤气系统有效隔离,进行蒸汽吹扫,并进行煤气泄漏检测。 对于长期运行的帆拍煤气管路,尤其是焦气管路,在进行动火前,应先打开动火点附近的阀门和人孔进行检查,并清理管内底部的残渣。
4、确保通风良好:煤气作业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降低煤气中毒的风险。通风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作。 避免单独作业:煤气作业应避免单独进行,至少需要两人以上协作操作,确保安全。作业过程中,应有人在外面监护。
煤气区域作业国家标准最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煤气区域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煤气区域作业国家标准最新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