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视频人教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初三化学制取氧气公开课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初三化学制取氧气
- 2、《制取氧气》教学反思范文
- 3、怎样制取氧气
初三化学制取氧气
排水法: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装满水的水槽,导气管伸入瓶口,由于氧气密度小于水且不易溶,产生的气体会通过导气管向倒置瓶子的底部聚集,越来越多,直到把里面的水排完。在水面以下,盖上毛玻璃。取出,正放在桌面上。这 就是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初三化学需要掌握化学方程式,而不是公式 。
初三化学实验室制取氧气是一项重要且实用的知识点,了解它对于化学学习至关重要。首先,氧气是一种活泼的单质,化学式为O2,尽管在常温下稳定,但与许多元素有反应。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关键要点: 实验室制法:主要采用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催化剂二氧化锰能有效提升反应速率。
此装置在使用时,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时,气体是长进短出;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气体是短进长出;若用排水法来收集气体时,一定是短进长出。
一定给分啊!我初三的 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器材:铁架台,大试管,导管,单孔橡皮塞,水槽,水,集气瓶,棉花,酒精灯,火柴,玻璃片 1。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2。检查无误后,在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3。
加热高锰酸钾,直接放氧气。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为催化剂。
当然,我可以帮你列出初三化学中常见的一些化学方程式。这里是一些例子:水的电解:$2H_2O \xrightarrow{通电} 2H_2 \uparrow + O_2 \uparrow$这是电解水的基本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制取氧气》教学反思范文
1、种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修养,教学中对于生成性的资源及时反思和积累。
2、例如,组织学生探究氧气的制取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布置学生探究在有高低不平的两支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和罩另一只烧杯后蜡烛火焰的燃烧情况;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了科学知识的魅力。
3、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2011版》以及自我学习一些教育教学书籍刊物,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努力促使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加强实践感悟,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教学行为。每月按时完成了摘抄500字,在学期期中期末分别上传了1篇教育教学心得。 加强教学反思。
怎样制取氧气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方法分别如下: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置:采用固固加热装置。收集方法:用排水法收集。化学原理:$2 KClO_3overset{Delta}{=} 2 KCl + 3 O_2 uparrow$加热高锰酸钾:装置:同样采用固固加热装置。收集方法:同样可用排水法收集。
2、制作氧气的三个方法:氯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C103==(催化剂Mn02写在横线上方)2KC1+302(气体上升符号)优点:利用率高。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化学式:2KMn04==(反应条件:加热)K2Mn04+Mn02+02(气体上升符号)优点:不需要催化剂。
3、使用喝水的瓶子制取氧气,可采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的方法,以下是具体操作步骤: 准备材料:干净的喝水瓶子(最好是透明塑料瓶,方便观察)、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带导管的橡胶塞、集气瓶、水槽、药匙等。 组装装置:把带导管的橡胶塞安装在喝水瓶子上,确保密封良好。
4、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程: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为二氧化锰、氧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KMnO? → K?MnO? + MnO? + O?↑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过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5、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程: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为二氧化锰、氧气和。产物:氧气、二氧化锰和锰酸钾。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分解为水和氧气。产物:氧气和水。
6、制取氧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可以分解产生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方程式为:2KMnO4=△=K2MnO4 + MnO2 + O2↑。 此方法需采用固固加热装置,并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以防止堵塞导管。
关于初三化学制取氧气教学视频人教版和初三化学制取氧气公开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